不知道兰友们平时见的腐烂后的兰茎或兰根里,长度在一厘米左右的线状白虫跟农业中所谓的线虫是不是一种,我从网上找了一份资料.他们所谓的线虫用肉眼应该不太好观察,而我们见到的要长的多.
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如何诊断是由植物线虫引起的病害?
根据罹病植物的特征、所在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与分析,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性作出准确的诊断,这是植物病害合理有效防治的前提。
植物线虫和其他植物病原物一样,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使植物产生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线虫对植物造成的特殊症状,我们便可以对引起的病害加以诊断。
植物寄生线虫一般寄生在植物根部,也有些线虫种类寄生在植物的茎、叶、种子上。对有病植株进行检查,并对根际土壤进行分离。如根上发现有不正常的根瘤,或在根上看见线虫胞囊,则可以认为是根结线虫或胞囊线虫所致的病害。如无根结之类症状,则可将叶斑或烂根部分直接在镜下检查,看到了大量的同类寄生线虫,或分离土壤也得到了大量线虫,并结合地上部症状特点,可以初步认为是线虫病害。因为线虫病害,除了根结线虫病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外,其他类型线虫病均无特异症状。同时,由于大部分线虫都是为害根部,地上部往往表现生长势弱,叶发黄,根系弱小或腐烂,这些有时和其他病原或不良因素引起的症状就难以区别。因此,还必须经过分离得到较多的线虫,才可能初步诊断是由线虫为害所引发的病害。准确的诊断还需要进行接种试验,得到相同的症状,才能确定线虫是其真正的病原。
植物发生线虫病害后,有哪些显著的症状特点?
植物线虫为害植物细胞组织后,会使寄主植物产生不正常的症状,在田间主要表现受害植物生长衰弱,如同干旱、缺肥等营养不良所造成的症状,有的表现明显畸形,生长矮小,叶发黄,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具体来说植物线虫病害症状有以下特点:
(一)地上部分症状:①叶片:叶片可扭曲畸形、坏死或变色,或局部形成斑点,如小麦粒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菊花叶线虫病等。②茎:茎可肿胀、扭曲、腐烂。如洋葱鳞茎腐烂是由茎线虫为害所引起的。③花:花序变短,或不孕,或变成虫瘿状。如水稻干尖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等。④整株死亡:如松材线虫萎蔫病,由于受线虫为害,松树树脂道被堵塞,水分正常输送受到破坏,造成上部叶变红黄色,后变褐色,最后整株松树萎蔫枯死。
(二)地下部分症状:①根结:由于受根结线虫为害,植物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瘤),其根瘤可散生,或成串珠状,也可许多聚集在一起,使树根肿大。产生根结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而地上部叶片发黄,生长衰弱。②根坏死腐烂:常因受根腐线虫为害,造成根的皮层和中柱组织分离而呈腐烂状。或线虫和其他病原复合侵染根,而造成根部腐烂。③根丛生:北方根桔线虫侵害番茄后,除形成根结外,还使根部产生很多侧根,而使根部呈丛生状。
植物线虫的生活史怎样、它们是怎样传播的?
植物线虫由于形态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雌雄同形,这是绝大多数;一类是雌雄异形,这是少数,但都是重要线虫病原。这两类生活史有所不同。
一般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都比较简单,从卵发育成幼虫,经四次蜕皮,最后变成成虫。大多数线虫生活周期大约为3-4周。现以根结线虫为例阐述:根结线虫产卵后,卵在卵壳内发育成一龄幼虫,并在卵壳内脱皮一次,孵化后为二龄幼虫,二龄幼虫栖息在土壤内,伺机侵染,通常从根尖侵入根内,并在根内定居和生长,再经两次脱皮变成四龄幼虫,在第四次脱皮前,雄幼虫变为细长形,雌幼虫膨大为长梨形,最后一次脱皮后,分别成为雌、雄成虫。雄虫离开根在土壤中活动,雌虫留在根内,可以不经交配而产卵,卵产在胶质的卵囊内。完成上述生活周期约需一月左右。因此在温暖的环境条件下,每年可完成5-10世代。
线虫的传播:线虫靠自行迁移而传播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年内最大的移动范围1米左右。因此,线虫远距离的移动和传播,通常是借助于流水、风、病土搬迁和农机具沾带病残体和病土、带病的种子、苗木、薯块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人的各项活动而将线虫传播开。所以,在使用种子、苗木时应检查是否带有线虫,千万不要人为地将病原线虫带到无线虫的地块里。
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水稻根结线虫病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多数发生在秧田和陆稻上,在浸水田中也能发生,对水稻有较大的为害,可引起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我省在湛江、海康等地近年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值得重视。
水稻根结线虫病主要在水稻根部形成许多根结(或根瘤),根结主要在新根的生长尖端形成,因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从根尖侵入为害,使根尖生长受阻,并膨大变成钩状,根短而膨大成“结”(瘤)。由于根受害,地上部生长缓慢而矮化,叶片均匀变黄,植株分蘖能力减弱,茎细、不形成花序,穗短而少、谷粒小、秕粒多。
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①选育抗病品种:从当地栽种的品种中调查发现较耐病或抗病的品种进行推广应用。②冬季防治:冬季铲除田间、田边杂草,翻地犁晒,能使残留在稻根上的根结线虫的雌虫和卵囊、以及稻田中的二龄幼虫因失水而死亡,减少田间虫源。③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收割水稻后,种植非寄主植物以减少虫源,减轻发病,这是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④药剂防治:秧田期施用米乐尔或益舒宝杀灭线虫,培育无病秧苗。大田也可结合治虫使用米乐尔杀线剂。
水稻潜根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水稻潜根线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水稻产区,在我国亦普遍发生,常使水稻减产10-38%。但由于线虫仅为害水稻根部,地上部无特异症状,故人们不易觉察,而常被人们所忽视。
症状特点:线虫从水稻幼嫩根尖端部侵入,渐移动进入根内皮层和中柱之间吸取营养,在根外表肉眼不易看见变色部分,但在双目解剖镜下,可以看到线虫侵入的小孔洞,孔洞的周围常变黄褐色,2-3个月后稻根变黑腐烂。由于线虫寄生稻根内吸取营养,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害根细弱短小,因易受氧化铁污染而引起根腐烂。受害稻株地上部常常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受害水稻分蘖减少,有效分蘖数明显减少,千粒重减轻,最后使水稻产量降低。
水稻潜根线虫病的防治措施:①选择无潜根线虫的田块作秧田,培育无线虫秧苗,这是事半功倍的措施之一。②犁冬晒白,冬种旱作。由于潜根线虫在稻茬和杂草的根部越冬,所以犁翻使稻根曝晒,可灭虫而减少虫源。此外,在收割晚稻后,冬种旱作(如蔬菜、烟草、绿肥等),可以使稻田虫源减少,并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有明显防病增产效果,我省各地区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③增施钾肥和有机肥,可以增强植株长势和降低线虫数量。④化学防治:主要在秧田施用杀线剂为宜,大田暂还不宜提倡使用杀线剂,因为成本较高。杀线剂可用米乐尔、益舒宝等。
花生根结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花生受根结线虫为害后,在根部和地上部都有症状表现。
一、根部症状:根结线虫主要为害根部、荚果也能受害。幼根受害初期膨大呈钩状,由粟粒大小发展到米粒大小不规则形的根结(根瘤)。根结初期呈乳白色,后渐变成黄褐色,根结上可长出许多不定须根,须根受侵染又可形成根瘤,这样反复侵染为害,便形成乱发状的须根团,受害主根停止生长。严重时,整个根系变黑腐烂,剖开根结可以看见乳白色梨形的雌成虫。
二、地上部症状:受害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花少而且开放推迟,到盛花期全株变黄矮小,似缺肥状。病田常呈一块块的病窝。病株虽能结果,但瘪果多;重病株则很少结果。花生果壳,果柄受害也能形成虫瘿。在幼果上形成白色肿胀突起的虫瘿,在成熟果壳上形成褐色疮痂状虫瘿。
在识别花生根结线虫病时,要注意由线虫引起的根结(根瘤)和固氮根瘤的区别。线虫引起的根瘤常在根的尖端,使根部呈不规则膨大,表面粗糙,并长有许多须根,剖开内部可见有白色梨形的雌虫;而固氮根瘤侧在根的一侧,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剖开可见内部呈肉红色或绿色菌液。
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的主要措施:①不从病区调种,一定要用其良种时,可将果壳剥去再调入。②加强田间卫生:收获时深挖细收,不要使病根、病果遗留在田间,应带出田集中烧毁。同时,也不要用病株垫牛栏、积肥、以防混入粪肥中传病。③轮作:花生和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可使田间虫口不断减少,减轻病害的发生。④化学防治:有线虫发生的病田,在播种时施用杀线剂,有防病增产效果。可用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3公斤;10%益舒宝颗粒剂,每亩4-5公斤;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4公斤。施用方法:在播种前,开沟将杀线剂均匀撒入沟内盖上土,播种再盖土。强调在播种前施药,效果才好。
桑树根结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桑树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特点:桑树根受根结线虫侵害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瘤),有时根肿大。剖开根结,肉眼可以看见乳白色、半透明呈犁形的颗粒状物,这是根结线虫的雌虫。根结最初黄白色,逐渐变成褐色,最后成黑色而腐烂。地上部植株则表现为近似缺肥症状,病株矮小,生长缓慢,枝条少而纤弱,叶薄而少,叶片有时发黄,甚至干枯脱落。严重发病2-3年后,桑树衰退至死亡。
该病原线虫在病根及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幼虫侵染为害桑根。其传播主要靠病苗,水流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媒介,带虫的肥料、农具也有传播的可能,所以防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培育和使用无病苗木:选用无病土壤繁殖苗木,不到病区买苗栽种,万一需要良种苗木而又带了病害,则应认真进行苗木消毒处理。②病苗处理:对已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桑苗,在栽种前用48-52摄氏度温水浸根20-30分钟,可有效杀死根结内线虫。(但若苗木太小则不宜热水处理,要严格控制水温和浸泡时间。)③药剂防治:目前使用的几种杀线剂都可以用来防治桑根结线虫病。但要注意桑叶喂蚕的毒性问题,不要用有内吸性的杀线虫剂,要用则必在采桑叶前一个月使用,一般用触杀性线虫剂,如益舒宝为好。可在栽桑苗前开穴或开沟施药复土后再栽苗,老桑园则在桑树两侧开沟均匀施入益舒宝再盖土,每亩用量4-5公斤。
红麻根结线虫病有什么症状特征?如何防治?
红麻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特点:红麻自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在被害红麻的主根和侧根上,可见形成大小不均匀的瘤状根结,根结一般有绿豆大小至黄豆大小,有时还可连接成串珠状,开始呈黄白色,表面较坚实,以后逐渐变褐腐烂。由于根部受害,吸收机能下降,使麻株生长缓慢而矮小,下部叶黄化易脱落。发病早的麻株可提早枯死,发病迟的则损害较轻。对红麻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以上。
红麻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该病的最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去年发病田块的土壤及污染了线虫卵和幼虫的病残体及肥料,所以防治上要注意防止虫源的扩散,而防治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轮栽。具体措施如下:①合理轮栽:各地经验均证明,病田实行水旱轮作,或与棉花、甘薯、芝麻、玉米等轮作一年,可使线虫群体密度大幅度下降。现时广东麻区采用的是一年轮作制。即早造种麻,晚造种水稻,防病效果极为显著。②防止虫源扩散:发生过线虫病的麻田在收获时必须集中剥麻,禁止麻株运出田外,病根残余要彻底收集烧毁,以免虫源扩散。③深耕改土:在难以实行轮作的田块,可深翻土,或进行破畦换沟,将虫口密度大的表土翻到深层,以减轻发病。④药剂防治:在种植行外侧开沟施入杀线剂,也有防病增产效果,但施药必须在麻株发新根前进行。常用杀线剂有米乐尔、益舒宝、克线磷等。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症状特点怎样?如何防治?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在世界和我国栽种的地区都有发生,有的地区还很严重,是影响猕猴桃产量提高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症状特点:(1)地下根部:无论猕猴桃的主根、侧根和须根,也无论是那一个生育期都能受到根结线虫的侵害,受害根肿大,呈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瘤),直径可达1-10厘米。根瘤初呈白色,以后呈褐色,受害根较正常根短小,分枝也少,受害后期整个根瘤和病根可变成褐色而腐烂。根瘤形成后,根的活力变小,导管组织变畸形歪扭而影响水分和营养的吸收。由于水分和营养吸收不上去,结果地上部表现出缺肥缺水状态,生长发育不良,叶黄而小,没有光泽。
(2)苗木发病:受害轻时,苗木生长不良,表现细弱、黄化,受害严重时苗木尚未长成便已枯死。
二、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关键是抓好培育无病苗木。①严格检疫:开发新猕猴桃园,栽种的苗木要严格检查,绝不用带线虫苗木。②选用抗线虫砧木:培育无病苗木首先应选用抗线虫砧木,如软枣猕猴桃作砧木较抗病。③苗圃不宜连作,尤其在已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苗圃地连作病害将会更为严重。病区在播种前应施用杀线剂。④病苗处理:栽种前剪去苗根上根瘤,用48摄氏度温水浸根15分钟,可杀死根瘤内的线虫。重病苗应集中烧毁。⑤加强栽培管理:加强对猕猴桃树的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而提高抗病能力。
柑桔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柑桔根结线虫病是广东省柑桔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当柑桔受根结线虫为害后,不仅营养根形成少,影响根系吸收能力,而且还使根上形成许多小而近圆形的根结(根瘤),严重时使地下根形成一团面饼状,失去正常的吸收作用,导致树冠上叶片发黄,似缺肥状,枝梢纤细,花少果小,引起减产,甚至死亡。
(一)发生侵染特点:柑桔线虫的二龄幼虫从卵囊孵化后,便在土壤中生活,当柑桔发新根时,土中二龄幼虫从新根的幼嫩部分侵入,逐渐侵入组织内,在根内取食和发育,形成三、四龄幼虫和成虫,完成其生活史。当二龄幼虫侵染幼根时,刺激根组织细胞,而形成巨型细胞,使受侵染部位肿大呈瘤状。但当根组织较木栓化时,二龄幼虫便不能侵入为害。这一侵染特点,为我们进行药剂防治提供了科学施药的依据。
(二)柑桔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柑桔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气候、土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在广东二月气温开始回升时,柑桔开始发新根,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便开始活动,侵染为害刚刚萌发的新根尖端,病害开始发生。4至6月新根大量产生,二龄幼虫也渐渐增多,这时为发病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柑桔第二次发新根,土壤中二龄幼虫再一次侵入新根,所以8至9月又形成第二次侵染高峰,也是柑桔第二次高峰。因此柑桔根结线虫病在广东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我们必须在柑桔两次发新根前进行施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此外,还由于沙质土壤非常适合根结线虫生活,所以,在沙质土柑桔园发病率远较粘质土桔园为高。
柑桔根线虫病症状特点怎样?它与柑桔根结线虫病症状有何区别?
(一)症状特点:柑桔受到一种叫半穿刺线虫为害而发生的病害叫柑桔根线虫病。受害根不形成根腐类症状,也不形成根结(根瘤),而是受害根变色,缩短,根线虫虫体的前端侵入根内,后部裸露在根外,固定寄生在根上取食为害。因此,在解剖镜下可以看见呈不规则囊状的虫体,有时虫体外围粘附有许多泥沙,而使根不光滑,略显粗糙。由于根部表皮受害产生伤口,容易遭受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复合感染,严重时,须根腐烂,皮层易脱落只剩下中柱,导致根系死亡。由于柑桔根部受害,地上部表现出可被察觉的症状;主要是叶片发黄,变小、稀疏,与缺乏营养状态相类似,树势非常衰弱。柑桔树受害时间长了,头年叶片脱落,后几年便抽梢迟,叶小而薄,花果易落,树势明显衰退,但不整树死亡,所以该病表现出“缓慢衰退”的特征。
(二)柑桔根线虫病和柑桔根结线虫病的区别:由于两种病害其为害线虫种类不同,为害症状也就有所不同。虽然两种线虫病在地上部分都是症状不明显,要受害几年后才表现出叶发黄,树势弱,如同缺肥状。但挖出根来观察,症状特点就不同了。受根结线虫为害的柑桔根会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根瘤(根结),瘤上又可长出大量小根,所以形成面饼状根团;而根线虫(半穿刺线虫)为害柑桔根不形成瘤,而是受害营养根系呈褐色,变得细小而短,无根的光泽,在解剖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裸露在根外、膨大呈不规则囊状的线虫虫体。
柑桔根部的两种线虫病怎样防治?
我国各柑桔产区发生的线虫病,主要是根结线虫病和根线虫病,有的柑桔园只发生前者,有的则只发生后者,或两者在同一个桔园都有发生。尽管两种病害的病原线虫种类不同,发生规律和发生条件也有所区别,但在防治方法上是基本相同的,主要作好以下几点:
①培育和选种无病苗木:应选不含有两种线虫的土壤作苗床育苗,新建果园须从外地买苗时,必须严格检查是否带有线虫,栽种无病苗木是果园成功的关键。
②苗木处理:若要引种良种,或买了带线虫的苗木,则在栽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将病害控制在种植前,这是防治柑桔线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无病的新区更为重要。具体作法是:一般可用47-48摄氏度热水浸根15分钟,要严格控制水温和时间;也可用杀线剂混入泥浆中醮根,按每株10克杀线剂用量混于泥浆中,均有良好防病效果。
③药剂防治:经试验,目前市面销售的杀线剂有“益舒宝”、“米乐尔”、“克线磷”“万强”等。其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可参考其他线虫病害。但在虫口密度大,受害严重的果园,应连续2-3年施药,这样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早春柑桔尚未发新根前(广东省在2月中、下旬)施药,同时,药剂应均匀撒施于根冠周围土层10公分深处。
④农业防治:结合施肥挖土,清除病根,减少土壤中虫源,尤其是根结线虫病根呈面饼团状较易取出;增施有机肥,改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若桔园是沙质土有利根结线虫发生,则可加入塘泥或黄泥土,改良土壤,以不利线虫生长发育,而减少虫源,减轻发病。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蔬菜根结线虫病不仅发生在大田,近年大棚种植的蔬菜,根结线虫病也很普遍而严重。
症状特点:蔬菜根结线虫病可为害多种蔬菜,最主要的症状是根部形成根结(根瘤),但因线虫种类不同,蔬菜种类不同其根结大小不等。如番茄、茄瓜、辣椒的根结常在根上形成一串珠状,大小似小米或绿豆大;白菜根结线虫病其根结则很小而分散;豆类和瓜类根结则在侧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或受害根肿大,或呈须根团。总之,受根结线虫为害后蔬菜的根部形成明显根结,只是蔬菜种类不同根结大小多少不同而已。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表现出叶色稍淡或发黄,矮小,生长势弱,受害重时,当天气干旱,会造成根结,重时幼苗可萎蔫枯死。
防治措施:①选择无线虫地育苗;培育无病苗是丰产的基础。②彻底清除病根,并集中处理,不管大棚或大田菜地,均应在收割完菜后,立即清理土壤中病残体,以减少病源,减轻发病。③翻晒土壤:上茬收获后,在下茬播种前应翻晒土壤,尤以病地更需要翻晒,使线虫暴露在土表而促使其死亡。④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与水稻或其他水生蔬菜、葱、蒜类轮作更好,可起到减少虫源作用。⑤施用杀线剂进行土壤处理:对生长期较长的蔬菜,如瓜果类、豆类,病区应在种植无病苗的基础上,移栽苗前施用杀线剂处理土壤。
蔬菜肾状线虫病的症状怎样?发生规律有何特点?
蔬菜根部常有一种外观上看不见的线虫寄生为害,所以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因它不形成根结,在根表看不到任何明显变化。但在双目解剖镜下,则可看见在根上有似肾状形状的线虫固定寄生在根上为害,该线虫叫肾状线虫,它为害蔬菜根系,虫体前端(约为虫体1/3长)伸入根内寄生为害,在虫体侵入的周围组织细胞变成褐色,最后细胞坏死,严重时根表皮脱落。因根部被线虫寄生为害,地上部蔬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产量下降。
肾状线虫为害多种蔬菜,以豆科、茄科和葫芦科的蔬菜侵染寄生率最高,虫口密度也最大。该线虫主要以未成熟的雌虫侵害蔬菜根部,并将虫体前端伸入根组织内固定寄生在根上取食,继续生长发育,其后部裸露在根外逐渐膨大呈囊状,最后发育成雌虫。幼虫和雄虫在土壤中生活。由于成熟雌虫可分泌胶质物,常在虫体外粘附有细泥沙,所以在镜下可看到有许多不平滑小泥堆在根上,用解剖针轻轻拨开泥沙,便可见到肾状形的雌虫,其卵产于囊状胶质物内。
肾状线虫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蔬菜都可被寄生,其中以豆科、茄科、葫芦科为主要寄主,国外报导其为害性仅次于根结线虫,常引起减产20-40%。但由于该线虫为害症状不明显,所以在国内尚未引起认识和重视。广州市郊区菜地,普遍发生,其肾状线虫的发生率比根结线虫更为普遍而重要,应充分引起菜农的注意。
香蕉穿孔线虫病的危害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症状特点:香蕉穿孔线虫病受害部位主要在根部。受害根部皮层有红褐色到黑色的条状病斑,由于线虫能侵染到根内,并在根内来回移动,在细胞间吸取汁液,造成根组织内形成空洞,可合并扩大成棕红色的孔道,贯穿皮层,由于土壤中微生物随之侵染,最后导致整个根头变黑腐烂,所以又称“黑头病”。由于根内有空洞,大风易造成整株倒塌,特别是结果植株。发病重时,植株生长势衰弱,病株果实和重量下降,品质变劣。穿孔线虫还可危害柑桔。
香蕉穿孔线虫病在世界上许多蕉园发生,损失惨重。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因而被列为对外检疫对象,为了确保我国香蕉生产,防治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实行检疫制度,不从病区引进香蕉苗②引种的蕉类球茎和种苗消毒处理:该病远距离传播靠病苗。所以,从外地引苗为了保险,种苗前进行消毒处理是有益无害的。可将蕉苗根浸入55摄氏度热水中浸20分钟,能杀死组织内的线虫。③轮作:在发生过穿孔线虫病地块实行轮作,种植非寄主作物,如甘蔗等,线虫无寄主便在短时间内死亡。④综合防治:一旦发生穿孔线虫病,可采用“热、毒、饿”综合治理措施。热就是将发病的蕉头、蕉根集中煮沸半小时或挖一个大坑,切碎蕉头,深埋高温沤制。毒就是将病田土壤用杀线剂,如呋喃丹、益舒宝,米乐尔等进行消毒处理。饿就是病田坚持休耕2-3年,休耕期间定期一个月喷1-2次除草剂,要求不长杂草,使可能残留在土壤中的极少线虫,由于缺乏营养而死亡。
香蕉根结线虫及其他线虫的为害情况怎样?如何防治?
在广东省为害香蕉的线虫,目前发现有根结线虫、肾形肾状线虫、根腐线虫和螺旋线虫等。
一、根结线虫为害香蕉后,在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由于根结二龄幼虫都是侵害新根的幼嫩尖端,侵入根内后,随根生长而发育,在蕉根内吸取营养,刺激根细胞肿大而成瘤。根系生长受到影响而地上部表现生长衰弱。
二、肾形肾状线虫病在广东香蕉产区,不但发生分布普遍,而且根际虫口密度很大,对香蕉根系造成伤害。肾状线虫仅以年青雌虫侵染香蕉嫩根,以虫体前端插入皮层取食,过半内寄生的生活;发育至成熟,成熟雌虫就固定在蕉根上取食,受害根侵染点附近皮层细胞壁加厚,容易折断,幼嫩根组织病变,外表呈浅褐色。
防治香蕉根部线虫病害的措施:①苗木消毒处理:对带有根结线虫或肾状线虫的蕉苗应进行消毒处理,可以50摄氏度热水浸蕉苗根头25分钟,或用杀线剂水溶液浸根,或将杀线剂混入泥浆中处理根,均可将苗根上的线虫杀死。②使用抗病品种或使用无病脱毒试管苗。③选无线虫地种植:可在种蕉前,先进行土壤分离检查,确定不会有以上重要病原线虫时,才规划种蕉;或种前使用杀线剂进行土壤消毒;已种蕉园发现有线虫病,可在植株两侧,开沟施杀线剂,常用益舒宝、米乐尔、克线磷等,但必在春季发新根前使用,才能起到防病增产效果。
为害甘蔗有哪些线虫?症状怎样?如何防治?
在广东省为害甘蔗的植物寄生线虫有几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甘蔗根结线虫病,还有矮化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等。将甘蔗根挖出洗净,可以看到由根结线虫为害所产生的大小不等的根结;矮化线虫为害严重时,甘蔗地上部会明显矮化;肾形肾状线虫为害甘蔗,是虫体固定寄生在根上,侵入点的根表皮变褐色,除此之外,其他线虫为害在外观上(包括地下、地上部分)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因而常不引起人们的认识和注意。但因蔗根受线虫穿刺为害,从中吸取营养,所以,经测定比较,仍可以发现,因线虫为害使甘蔗的生长发育明显迟缓,似缺肥缺水状,茎变细,从而导致甘蔗产量下降。
经田间试验研究证明,在种植甘蔗区采用以下几项综防措施,可提高产量10-20%。具体措施如下: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在发病较轻蔗田,增施有机肥,若是砂质土壤,可在沟内施入泥土,以不利根结线虫发生。②栽培改制:改宿根蔗以新植蔗,因宿根蔗连年栽培,土壤中累积线虫数量较多,所以,发病比新植蔗严重。或实行甘蔗与水稻轮作,减轻发病。③药剂防治:施用杀线剂可防病增产。杀线剂应在种植前先施入,盖土然后再放蔗种。杀线剂种类可用益舒宝,每亩4公斤;米乐尔每亩则用3公斤。
草莓芽线虫病症状如何?怎样防治?
草莓芽线虫病是一种叫滑刃线虫为害所引起的。主要为害芽和匐匍茎。草莓受害轻时,新叶歪曲畸形,叶色变浓,光泽加重;严重受害时,芽和叶柄变成黄色或红色,所以有称“草莓红芽”症状。受害花芽时,使花蕾、萼片以及花瓣变成畸形,或花芽退化、消失,坐果率低,或造成第二年草莓不结果,最后产量明显下降。
草莓芽线虫病主要先靠感染了线虫的母株发生的匐匍茎进行传播。被害草莓植株发生的匐匍茎上几乎都有线虫,从而传给子株,随苗茎扩展到更大范围。线虫也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草莓芽线虫的防治措施:①不能从被害母株上采匐匍茎苗;从外地引苗时要注意不要带有线虫。②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晒干烧毁。③实行轮作,翻耕换茬,不要连作,连作会累积加大田间虫口密度而使病害越来越严重。④药剂防治:在花芽分化前7天或定植前用药剂防治,可压低虫口密度。用50%硫磺胶悬剂200倍液或90%杀虫丹800-900倍液,或10%克线磷水剂15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荔枝和芒果根系有线虫危害吗?怎么办?
近年在广东省荔枝和芒果园采样调查、分离、鉴定,其结果得知,我省荔枝和芒果根系周围线虫种类较多,虫口数量也不少,尤其老园更为突出。在荔枝园分离鉴定就有28种线虫,其中有重要的病原线虫,如半穿刺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芒果园有26种线虫,其中也有肾形肾状线虫和根腐线虫等。这几种植物寄生线虫均是危害植物极其重要的病原线虫。半穿刺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是固定寄生在根上为害,造成植物地上部生长逐渐衰弱,而导致开花结果少,最后产量下降。根腐线虫则是引起根系腐烂。由于荔枝和芒果均是多年生乔木,根系非常发达,所以线虫虫口密度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会造成为害而表现症状,引起减产。同时,植物线虫在根部为害,常造成一定的伤口,也为其他病原物打开了门户,而易侵染为害,引起复合侵染病害,或加重病害而损失加大。
由于线虫为害在地下部,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所以,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可采用以下对策:①选择无线虫地块建园,种植不带线虫的苗木:在建园之前,先检测土壤是否含有致病性的线虫,若有,则用杀线剂处理。苗木也要检查,最好在无病土上培育无病苗用来种植。②注意选用抗性砧木,这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③加强栽培管理:对发现有线虫为害的荔枝园和芒果园,应多施肥,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可以减轻病情。或施用杀线剂防治,可起到防病增产作用。
目前常用的杀线虫剂有哪几种?如何使用?
使用杀线剂防治线虫病,其优点在于短期内可以迅速而又能较好地控制线虫数量,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即杀线剂一般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成本高而药源短缺,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推广。
经近几年试验,有几种杀线剂有较好效果,并在我省加工生产,现已推广应用。
①克线磷(又名力满库):是一种有机磷杀线虫剂,为10%颗粒剂,是一种较理想的广谱性内吸杀线剂,并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可防治多种线虫。一般每亩施用2.5-3公斤,作沟施,施药入沟内后复盖土壤,可在定植前或果树生长期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施药完毕,用肥皂洗净手脸和衣服。
②益舒宝(又叫灭克磷):是一种有机磷酸酯杀线虫和杀虫剂,为10%颗粒剂,是一种触杀剂,可防治花生、大豆、甘蔗、香蕉、蔬菜等作物线虫病,还对叩头虫、蛴螬等地下害虫有杀伤作用。施用时要严格控制施药量及施用条件,有些作物对益舒宝较敏感,会产生药害,所以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一般开沟后,先施药盖土,再行播种、盖土。目前广东有加工生产该药剂,成本较低,可推广使用。
③米乐尔:是一种高效、广谱兼有杀虫及杀线虫作用的有机磷剂,为3%颗粒剂,具有内吸和触杀、胃毒作用,可防治各种线虫病,如根结线虫、穿孔线虫、肾状线虫等。米乐尔毒性较低,对作物安全,成本较低,适合多种作物使用。施用方法和克线磷相同,一般每亩4-6公斤,施于土表或沟施。
④万强(欧杀灭):是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杀线剂,为24%乳液或10%颗粒剂。万强有广效性和上下移动性,可防治各种线虫、害虫和螨类。万强毒性较低,对作物安全。24%乳剂可稀释500倍喷洒作物叶表及根部。
(华南农业大学殷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