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重庆某次兰展的视频上见到一位兰家说了下图这些话。




孔子真的说过这句话吗?
原文是东汉时期《琴操》编者蔡邕所作。原文如下:“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候,诸候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
原文讲述了胸怀满腔抱负的孔子,晚年率弟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却始终未遇伯乐之君。自卫返鲁途中,在山谷里看见兰花和杂草生在一起,心中感叹:兰花当为王者献上自己的香气,如今却与众草为伍,就好像有德才之人却生不适逢时。于是停车取琴,奏唱《猗兰操》。
没有其他资料佐证孔子是否说过这句话,可信度是很低的。
没想到后人深信不疑,还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以讹传讹。截取“夫兰当为王者香”,改成“兰为王者香”,意思都变了,“兰花在所有的花中是最香的”,后来又出现了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中兰花并不是最香的,比兰花香味浓且好闻的也不少。当然兰花若作为献给君王的花卉,香味肯定也是出类拔萃的。
春秋战国时期所说的兰花是否是今天的兰花?
《兰花历史与文化研究》这篇论文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感兴趣的兰友可以去知网找来看看,这里只截取摘要等信息。

不管孔子说没说过“夫兰当为王者香”,这都是要摒弃的封建糟粕。
现在一部分人过分宣传兰花有多香,抬高人们期望,受温度等条件影响,手上的兰花一时闻不到香味,会令人大失所望的。个人以为兰花的香味的鉴赏不在浓,而在幽,若有似无、不上头,令人着迷。好比人与人相处的交往,有个度,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2021年浙江开始建设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3年第二届中国春兰节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举行,兰花作为“共富之花”。“共富之花”必然是献给人民的“平民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