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符号的符号
文/图:红炉雪
兰花可以登庙堂,可以居江湖。她的无人而自芳的品格呈现了一个自在兴观的世界,她的淡去尘世羁绊的纯真,提供了一个心灵自由腾越的世界。
兰文化的生产者,过去是君王、官僚、贵族、士大夫、知识分子等,他们创造了我们的原典兰文化,并把这种原典兰文化符号化,兰花被赋予了一种带有高贵精神价值的文化符号,这是世世代代兰文化活动的结果。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把人看成是“符号的动物”,虽然寻常动物也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只有人才发展出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请记重点,我们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
23年的9月10日,《兰花》复刊的首发式暨第一期沙龙在常州举行,活动主题是“弘扬国兰文化,繁荣兰花市场”。这个口号也是《兰花》办刊的思想表达,即《兰花》对兰花市场的各种实践活动能有机地进行阐释其内在的精神意义,赋予我们兰花的玩赏、鉴赏、交易、推广以文化价值保证。
24年元月2日,《兰花》第二期沙龙在安徽滁州的幽州兰苑举办,来自全国兰花产地的知名兰友和安徽兰友近三十人参加了活动,承办方幽州兰苑苑主张雷说:“《兰花》办得好,兰花界一定要有本好得杂志来弘扬我们的兰文化,提升我们的艺兰品味。”张雷作为专业兰花投资人,他的这段话说明:
第一、《兰花》的专业性获得业内人士的认可。
第二、《兰花》的生命力在于她是符号的符号,即《兰花》自身能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也就是说她能很好地表达兰花圈内的生活方式的价值,否则不足以提升兰界的艺兰品味。如果《兰花》本身不能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不能提供我们有价值的观念和指向,很难想象她的生命力会长久,就这个目标而言,《兰花》要成长的方面还很多。
24年5月25日,《兰花》第三期在邯郸的沙龙活动,给了我们更多地解读《兰花》价值的角度。
这次活动的承办人是邯郸的书画家赵启非,他是中国大写意大家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磁州书画院院长、自幼痴心书画、喜国学、善古瓷赏玩。最后我再加一个:兰花爱好者。
他的书法苍润拙朴,充满古意,表现了深沉的文化沉思,他的大写意画,色调温和冲粹,线条沉着痛快,有着很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生命激荡的丰富。
对于他为什么支持这次《兰花》邯郸的沙龙活动,他没有过多的解释,在活动的研讨会上,他也只是对《兰花》表达了衷心祝愿,他的低调正如空谷中幽兰,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似有若无,似淡实浓,构造了一种美境,叙说了他爱兰的纯粹。
在酒席间,他说起对蕙兰老品种的热爱,说起他的兰花传统审美的喜爱的态度。
我想他愿意支持《兰花》的沙龙活动,一定是《兰花》所弘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他喜国国学心相契合了。
《兰花》邯郸的活动,来自京、沪、津、苏、皖、鲁、闵、鄂、晋、冀、豫等三十多位兰界大家在研讨会上发言。
与会兰家都是兰花圈成功人士,他们都成功把握住了兰花市场,也即真正地在兰花的实践领域深刻地理解了兰花。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指出:“一切自然存在总是从经济上加工过的,从而是被把握了的自然存在”。虽然这段话不能帮助大家直接从兰花上赚钱,但无疑能帮助大家从哲学的角度正确理解兰花的自然本质属性,从文化的角度正确地理解兰花市场上的人们的各种实践方式。
与会兰家不光为办好《兰花》献计献策,还帮助《兰花》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蕙结金兰”的魏团卫,“国兰金杯”的赵号现场下了大额长期定单支持《兰花》。
与会兰家塑造了一种支持兰文化的精神气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说:“任何一个成功事业的背后都会有一种支撑并维系这种事业成功的无形的文化精神". 因此兰家们支持兰文化建设的精神气质会影响兰界,推动市场的繁荣,支撑我们时代的兰文化续写前辈的历史光荣,并把我们当代兰花人的精神融进浩瀚的兰文化历史中。
《兰花》的沙龙就是江湖,那么江湖是什么?以前庄子说的“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是一个适性地,就是玩得开心地,这个地不单指物理空间,更多属精神范畴。
《兰花》所以能拢起一拨人一起玩,是因为他们中间有愿意奉献的一拨人,他们爱兰花,谙人间,喜烟火,能把暗藏的清香宿留到美妙的人情里。
《兰花》作为兰文化符号的传承和生产,高度凝结了兰界各种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包含个体情感,价值信念,审美情趣,大家能不远千里相聚邯郸,显然对《兰花》有一种共同的核心价值的认同,《兰花》里有美丽的苍穹,星辰和大海,能让大家找到和自己喜爱的诗与远方的文化属性。
我们玩兰,如果只能提供经济价值,而不能提供厚实的玩兰人的生命境界的价值,我们将会失去和外界交流的一种精神内核的相通性,兰花就会失去社会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的关注,她的经济价值必将消弱。
《兰花》要成为符号的符号,光靠热情和奉献是不够的,正确的方向和策略尤其重要。其中最重要是我们要认识到《兰花》本质是一种文化符号品牌的生产、传播、销售,是玩兰人一种独特清贵身份的文化识别符号。
赵启非的作品
吴悦石大师为赵启非的画题诗
赵启非在创作中